大声
【扒一扒】日本高纯球形硅微粉材料生产商
—— anndi

《【扒一扒】日本高纯球形硅微粉材料生产商》:  作为一种无机非金属矿物功能性粉体材料,硅微粉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、电工绝缘材料、胶黏剂、特种陶瓷、精密铸造、油漆涂料、油墨、硅橡胶等领域。 目前,世界上只有中国、日本、韩国、美国等少数国家具备硅微粉生产能力... 全文 ?

1

关于POP封装用underfill胶水初探

上个月接到上海国基电子,富士康旗下企业的技术人员关于POP封装用底部填充胶水的咨询,当时对此类封装的理解还停留在一级封装上面,以为POP封装是指在芯片级的应用,虽然以前就知道POP代表package on package的缩写,但一直没有具体了解过。所以当时对能用于此封装的underfill材料理解为类似namics提供的那种一道underfill。后面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,并前往上海国基电子公司现场与相关技术人员现场交流,才算了解相对多了一些。

关于POP封装的初步概念大家可以参看这个网址: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Package_on_package。这里有一句比较有意思的话: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is article or section be merged with System in package. (意思是说POP封装某种意义上应该是SIP系统级封装的一种形式),关于SIP的文章文章比较多,大家用System in package为关键词在百度或谷歌里面就能搜索到很多文章。摘抄上述网址的部分内容参考:
Typical configurations
There are two widely used configurations for PoP:
1、 Pure memory stacking (two or more memory only packages are stacked on top of each other)
2、 Logic package in the bottom, memory package on top. For example, the bottom could be an application processor for a cell phone. The logic package goes on the bottom because it requires many more BGA connections to the motherboard.

谈回到这个具体的案例,通过与国基工程师的交流,他们也是在评估此工艺,以前也没有接触过POP底填工艺。在去之前我们给他们推荐了韩国元化学WON的WE-1007NBLA,但是也没有在POP上成功实施的经验。他们目前经过评估暂定了Loctite公司的3536型号,据说是在POP上有成功的应用。其实3536之前我就有接触过,请参看此篇文章《LOCTITE 3536 UNDERFILL》。而之前接触的此材料实际上就是直接应用在二道secondary underfill里面的。据此而知POP上的underfill与传统的secondary underfill差异应该不大。但有两点需要注意的地方,首先其粘度不能太大,类似乐泰3515和韩国元化学的WE-1007NBLA的粘度都在4000cps左右, 两层同时填充的话估计有一定的难度。而类似乐泰UF3800及道尔DU986系列的粘度在200至400cps,由于流动性太强,估计难以上下两层都进行均匀填充。而目前的3536粘度大约为2000cps左右,介于两者之间,应该是比较适合POP底部填充的。这是当时在上海与客户直接交流的初步结论,但对于POP封装与传统BGA对underfill胶水有什么更多不同其实也不是太了解。其实如果据此简单推论的话,那么韩国元化学的WE-3008应该也能适用于POP的封装,因为其粘度也大约在2000cps左右,后来咨询了一下韩国元化学的金社长,果然他们的WE-3008在三星手机上面就有用于POP底部填充的。
其实后来思考了一下,其实粘度不应该是简单决定是否适合POP封装的必要条件,因为后面在电子胶水论坛网友讨论zymet公司的underfill时,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“Zymet公司日前推出新的可维修的底部填充胶CN-1728,这一产品是专为POP工艺的组装而设计的。POP的底部填充胶工艺与BGA的工艺有相当大的不同,与以前的同类产品相比,CN-1728有更低的热澎涨系数和较高的玻璃转换温度(Tg),与助焊剂有更好的兼容性,这些都使其具有卓越的热循环性能表现。 CN-1728是具有快速流动的毛细管效应底部填充胶,其黏度为900 cps,可以在150 °C的温度下一分钟完成固化。这种特性使得CN-1728可以适应生产线上的高速大批量生产。 维修可以通过提高温度到170°C -180°C后,移除PoP周围的胶材。然后加热至焊锡熔融温度后移除BGA,再回到170°C -180°C,并轻易的去除剩余的胶材”,后来在网上找到了CN1728的TDS资料,其粘度只有900cps。所以当时在上海的结论也未必是正确的。
不过最终可以确认的一点是POP用的underfill与传统BGA下使用的underfill差异应该不是特别大,而且也远没有上升到一道underfill的要求(例如对填料里面的射线要求等),毕竟POP 也是将封装好的IC进行叠加,而不是直接用裸芯片进行叠加,底填材料不直接接触硅晶片,当然也不需要一道underfill那么高的要求了。另外关于POP封装的返修应该要比BGA返修更麻烦一些, 在网上找到了一份OKI返修台针对POP封装的返修指南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!

另外附上韩国元化学WE-3008及zymet公司CN1728及乐泰3536  TDS资料供大家参考:解压密码g4e

华为网盘下载:http://dl.dbank.com/c0owsw70rs

TDS-WE-3008 CN-1728-TDS TDS-3536-EN POP返修

0

第二章 电子封装工程的演变与进展

本章将论述电子封装工程的演变与进展,从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入手,先讨论用户专用型ASIC(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)以及采用IP(intellectual property:知识产权)型芯片的系统LSI;再以MPU(micro processor unit)和DRAM为例,分析IC的集成度及设计标准(特征尺寸);从电子设备向便携型发展的趋势,分析高密度封装的必然性;分析电子封装的两次重大革命;最后讨论发展前景极好的MCM封装。

一、20世纪电子封装技术发展的回顾:
1、电子封装技术发展历程简介;
2、电子管安装时期(1900—1950年);
3、晶体管封装时期(1950—1960年);
4、元器件插装(THT)时期(1960—1975年);
5、表面贴装(SMT)时期(1975—);
6、高密度封装时期(20世纪90年代初—);

二、演变与进展的动力之一:从芯片的进步看
1、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:
a.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经历;
b.ASIC的种类及特征对比:GA(gate array)、单元型IC、嵌入阵列型、FPGA(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)、IP核心系统LSI(IPC-IC:intellectual property integrated circuits)、全用户型IC(FCIC: full custom integrated circuits)、MCM(multi chip module)
c.IP核心系统LSI与MCM
2、集成度与特征尺寸:
a.逻辑元件的集成度与特征尺寸;
b.储存器元件的集成度与特征尺寸;
3、MPU时钟频率的提高;
4、集成度与输入/输出(I/0)端子数;
5、芯片功耗与电子封装:
a.芯片功耗与电子封装的发展趋势;
b.MCM的发热密度与冷却技术的进展;
6、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预测;

三、演变与进展的动力之二:从电子设备的发展看
小型、轻量、薄型、高性能是数字网络时代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,从某种意义上讲,这也是一个跨国公司,甚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。从便携电话、笔记本电脑、摄像一体型VTR的发展历程可窥一豹而知全貌。三大携带型电子产品,为了实现更加小型、轻量化,不断地更新换代所用的半导体器件,特别是采用新型微小封装,对于BGA、CSP、MCM等新封装器件,采用之快,用量之大,是绝大多数电子产品所无法比拟的。由于BGA、CSP、MCM的大量采用,促使封装基板的发展趋势是:向着三维立体布线的多层化方向发展、向着微细图形和微小导线间距方向发展、向着微小孔径方向发展、多层板向薄型化方向发展;

四、电子封装技术领域的两次重大变革 全文 »

    联系站长

    • Name:QiuBo QQ:1808976
      Email:Anndiqiu#Gmail.com
      Mobile Phone:13923499497

    热门文章

    添加站长微信,与站长在线实时交流

    QQ不在线时请用微信

链接